WFU

網站頁籤

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

我有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,我該怎麼辦? 治療就從認識它開始

(2021-3-18修訂)
作者:李柏賢




王小姐,45歲,長期有著情緒及失眠的困擾,就醫很多年。不過,近年來,情緒越來越大,吃藥越來越控制不住。很容易就對先生、孩子大發脾氣。

王小姐的媽媽早早過世,因著家境的困難,她放棄繼續升學,但是她很自卑自己的高職學歷。想要有自己家庭的她,在二十出頭歲就結婚生子。但接著操持家庭及服侍公婆的艱辛,鋪天蓋地而來,沒多久開始求助醫師治療情緒及失眠。

但是,先生現在變得體貼又包容,小孩也大了,不需要她太多的照顧。理當該過好日子的她卻情緒更惡劣,失眠更嚴重。某次為了一件小事,她情緒失控,轉身用頭撞牆、還甩了兒子一巴掌。從未如此的她自己也嚇壞了。聽了朋友推薦,來到我的診間,希望我能夠救救她。

當下我安排住院且調了藥,她睡了幾夜好眠後,一切好像沒事了,她在病房可以談笑風生,認為一切是失眠的問題,很期待趕快出院回家,這時家人卻很害怕她出院,一致認為這是假象,因為她常常前一刻還好好的,下一刻就變臉了。

在出院前的家庭會談,家人最害怕的景象就真的發生。會談前,王小姐毫不猶豫地說家人如何對她好,但會談沒多久,她變臉控訴家人根本不重視她,當下她完全拒絕與家人對話,甚至不願意正視他們。家庭會談明顯失敗,我甚至無法針對出院進行討論。

她對家人態度判若兩人的表現,非常符合典型的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。王小姐聽到我對她的診斷後,她非常的驚奇,我的敘述如此的符合她:她情緒一上來,她會陷入極端的思考,無法想到家人對自己的好。她情緒強烈到無法冷靜,變得非常固執。

王小姐知道自己有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後,狀況顯著的改善。出院後,除了藥物治療,她接受心理治療,探索過去成長對自己的影響,了解自己慣有的反應模式,建立運動的習慣。王小姐雖有情緒發作,但已能克制自己。

三次的心理治療後,王小姐生活已然穩定,夫妻都很滿意目前的成果,只有先生會擔心病情是否會再復發。狀況穩定了兩個月,才在一次的出國旅行途中,疲勞、失眠相繼出現後,病情突然惡化,情緒再度失控而住院。又花了兩三個月才讓病情穩定下來。(本文為真實案例,但可辨識的個人資料均已做修改)


治療如何有效


王小姐接受治療多年,療效不明顯,直到最後這兩次的治療才得到穩定。在王小姐的例子中,很明顯的轉折處是王小姐知道了自己罹患了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(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, 簡稱BPD)。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。

哈佛大學教授約翰.岡德森(John G. Gunderson)為BPD建立了一套治療模式:Good psychiatric management。他特別強調BPD患者常常同時共病許多其他精神疾病(如:憂鬱症、焦慮症、物質濫用等)。然而醫治要得到療效,BPD通常必須優先被治療。(憂鬱症老是治不好? 留意是不是有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

而BPD治療的第一步,就是要清楚告知患者罹患了BPD。患者通常知道自己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。但BPD患者通常沒聽過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,就算是有聽過,可能也忽略自己可能罹患了BPD。

那患者為什麼要知道罹患BPD呢?反正,精神科醫師最後不也是開藥嗎!

不是的。即便是現在醫療突飛猛進,人類面對人格障礙症,依舊沒有藥物可以有效的治療。我們必須透過許多的學習與改變,才能對治人格障礙症。

所以,BPD治療的第一步,就是教導患者知道什麼是BPD?BPD與真實生活有什麼關連?甘德森認為逐一瞭解診斷要素是很好的方式。因為診斷要素很簡要的點出BPD生活的障礙。(醫師如何診斷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? 特徵一:關係困擾

患者有這些知識,就能解讀生活中那些嚇人的混亂是怎麼回事:譬如,王小姐因為對人際過度敏感,所以會錯誤的解讀家人或朋友的行為,接著出現強烈的情緒,衝動下破壞了原本平靜的生活與人際關係。王小姐知道問題的脈絡,就有機會改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