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

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患者的兩項功課:「矯正性的情緒經驗」與「社會復健」

(2021-3-18修訂)
作者:李柏賢




小玲是一位在家接案的藝術工作者,她能力強,很得客戶的欣賞與肯定。但她長年受苦於夫妻問題,先生不想面對問題。之後她逐漸憂鬱,即便她認真服藥,仍常無心工作。她常感到空虛,孤單、與茫然。透過規律的看診,她逐漸清楚自己罹患了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。

親密關係的失落,讓她期待每一次的看診,她希望更頻繁的看診,但是她擔心這會造成我的反感。聽完她的想法,我表示,如果就診幫助她更了解自己,那沒有問題。但是,我補充『更多的治療,要帶來更多的幫助,有一個前提:妳要回到真實生活,更投入日常活動與工作。』

她聽了比較放心,也真的增加回診的頻率。

然而,她更憂鬱了,更常在白天躺著不下床,排斥做任何事情。而且,她開始送走自己的珍貴收藏,表示如果有一天她離開人世會比較沒有掛念。

我聽了這些後,沈重地表示:『我的治療似乎沒有幫忙,我似乎幫不了妳。』

她有些錯愕於我的反應。她絕望地說:『你好像在告訴我,我沒有救了。』

我說:『這不是我的意思。妳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症,妳因此而受苦,但疾病可以治療。不然我就不會介紹妳看書,或是寫部落格說明這些。但是治療不能脫離生活,治療是要讓妳的生活過得更好。』

我進一步說:『然而,我答應妳之後,妳除了增加回診的頻率,就是把剩下的精力用在遠離生活。我想,妳不接受我的建議。我的看法是,如果妳不想要更投入生活與工作,那更多的看診與治療並不能幫助妳。反而是在每一次看診結束時,感覺到更失落與更空虛。』

小玲沉默一會, 說:『可是,想到要面對生活與工作,我就感覺到無力,不知道要怎麼辦。』

我回應:『妳需要建立一個規律性來幫助妳。如果妳自己做不到,就需要借助外力來幫忙,譬如去外面工作上班,透過規律上下班來幫助妳建立規律性。之前,妳很憂鬱、心很混亂,生活也完全失序時,我安排妳住院,透過住院生活的規律作息與職能活動,來重新安頓好妳自己。』

小玲理解我的意思,她回去後也真的重新安排生活與工作。下次回診時,她告訴我心情雖然仍是憂鬱,但是她做了一些工作,這讓子女頗為高興。另外,她也參加了之前教會的活動,她注意到這些社交互動似乎改善了一點心情。

我很高興聽到她的改變與改善,我知道這不是美麗的結局,但我相信這是一個值得堅持的方向,困難不會這麼容易就解決,但是每一次的改變與堅持,都值得大大的肯定。


矯正性的情緒經驗


在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的治療過程,有兩個重要部分:「矯正性的情緒經驗」及「社交復健」

岡德森(John G. Gunderson)在「優良精神醫療處置」(good psychiatric management)的工作手冊中說明「矯正性的情緒經驗」:『對患者來說,被聆聽及被了解經常是新的或罕見的經驗。合理地期待他們對自己及未來負起責任也經常是新的經驗』

所有的心理治療幾乎都有這個部分,透過「矯正性的情緒經驗」,人感受到被重視、被關注、被合理的期待,相較之於過去,患者可能經驗到的是被否定、被忽視、及不合理的期待。

這也是我在看診時想要對小玲做的,我認真看待她的焦慮(我會不會討厭她頻繁的看診)、肯定她想要幫助自己(我支持她增加看診的頻率),及給予合理的期待(增加看診頻率同時,她要更投入生活與工作)。

之後的回應也是。我重視她(我看見她更憂鬱)、誠實地告訴她我的想法(我的治療似乎無效)及合理地期待她在治療中為自己負責(我幫不了她,除非她願意投入生活)。

這個過程,我期望小玲感受到我重視她的感受、她這個人,她也能如此重視自己的感受及她這個人。我也願意幫助她,因為人不能獨活,人需要他人的幫助,她值得被幫助。再來是我和她都必須面對事實,人是有限的、人終究要為自己做決定與負責。

「矯正性的情緒經驗」要在治療中不斷地被體驗到。反覆的體驗才能真正地刻在大腦迴路當中,才能慢慢覆蓋過原本受傷的經驗。這不是知識,不是聽懂就會了。比較類似的比喻是打球,看懂球賽不代表會,得要下場打球,透過不斷的練習,有一天不管跟誰打球都能發揮,才是學會了。


社會復健


我們已經知道許多患者的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會漸漸改善,在一個嚴謹的追蹤研究中,有高達85%的患者在診斷後十年,已不再符合診斷標準。但是相較於憂鬱症,他們生活過的很辛苦,即使他們已不到診斷的程度,他們在工作、社交上仍有許多的困難。(我生這個病,會好起來嗎? 談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的預後

他們的核心障礙是過度的人際敏感與情緒失調,這使得他們後天的社交技巧與壓力調適能力不足。這些都干擾了他們社會角色功能的發揮。

此外,他們在設定人生目標時,更傾向於把感情關係看得比工作更重要。對他們而言,追求真愛比單純地賺取麵包來得更崇高與有價值。換言之,在他們社交能力不足或資源不夠時,他們把所有心力都投注在感情關係,而非務實的職業工作上。

但客觀的來說,擁有一個穩定的感情關係比獲得一份工作更不容易。面對工作,我們可以先選擇容易的、非全時的,再逐漸過渡到全時的、更好的職業。但是關係的追求,就很難用這種騎驢找馬的態度。

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患者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,容易混亂及情緒不穩定。少了工作,又沒有理想的感情關係,常常讓患者處在失序與失功能的狀態。所以患者要減少失能,他們要盡快找到工作,並且持續在工作。

所謂的工作,可以分成狹義與廣義的。狹義的就是有薪水的工作。廣義的就泛指我們把時間投入的活動。工作可以幫助我們有一個生活的重心,有穩定的社交活動,有一個規律的生活作息。工作提供一個可預測的生活架構,建立患者生活的秩序。

以上說明了我回應小玲的思維脈絡。我期待她能把穩定工作放在感情關係之前。情感的失落仍舊需要處理,但那需要很長時間。所以如果她回診處理情感的失落時,放棄她去維持生活工作的穩定。那短時間情感與工作兩頭空,勢將把小玲推向更混亂的情境。


總結


「邊緣型人格障礙症」患者有兩個功課要去面對。「矯正性的情緒經驗」是內在的功課。而「社交復健」則是外在的功課。內在的功課幫助患者在大腦神經的層次做改變與調整。而外在的功課則是協助患者把資源與心力放在真正需要的地方。如此,才能有真正的改變。